Connect with us

專題

記憶的形成非不間斷的發射神經衝動

Published

on


人類的大腦運作與開發一直是全人類尚未完全挖掘的寶藏

“情侶在街道上走著,女士聽到砰的一聲,然後她發現走在前面男朋中槍了。一個月後,這名女士掛急診,說她對垃圾車發出砰轟的噪音感到非常焦慮。她的大腦已將響亮的聲音和她所目睹不堪景象連成了一種深刻持久的聯想。”

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研究所(Columbia’s Zuckerman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5月9日(周六)在《神經元(Neuron)》期刊發表對的對小鼠做的研究結果中,看出大腦是如何形成這些聯想的記憶。

海馬體 hippocampus 看似隨機的訊號,卻能形成複雜模型幫助大腦學習聯想

海馬體是人類及脊椎動物腦中的重要部分,擔當著關於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靈長類的海馬體位於內側顳葉,擁有海馬角及齒狀回等構造。

科學家們在海馬體發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機制,通過看似隨機的活動訊號,事實上卻形成了一個複雜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幫助大腦學習聯想。通過挖掘聯想學習背後的潜在迴路,這將鑒定一個更好的基礎以了解焦慮、恐慌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等心理疾病

哥倫比亞莫蒂默·紮克曼大腦行為研究所(Columbia’s Mortimer B. Zuckerman Mind Brain Behavior Institute)的首席研究員阿提拉·洛森齊(Attila Losonczy)說:“我們知道海馬體在學習過程中可將兩個相隔10到30秒的事件聯系起來這種能力是生存的關鍵,但背後的機制難以被摸清。通過小鼠的研究我們將小鼠大腦複雜計算軌跡繪製呈現,以便將不同時間段的事件聯系起來。”

海馬體是深埋在大腦中的海馬狀區域(seahorse-shaped region),是學習和記憶的總部。先前小鼠的實驗發現海馬體的破壞,造成動物難以學會相隔數十秒事件的聯繫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和外科醫生(Columbia’s Vagelos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艾哈邁德醫生(Dr. Ahmed)說:“普遍認為海馬體的細胞會將這些事件聯繫起來,把這些細胞關閉掉將會擾亂學習能力。”

科學家預計有聯繫的事件在大腦裡會出現不間斷的神經活動

為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讓小鼠曝露在兩種不同的刺激,首先是播放一種中性的聲音,相隔十五秒後再對小鼠吹著一股輕巧而不太舒適的空氣,這整段過程都記錄著小鼠部分海馬體的成像。科學家們重複了幾次這樣的實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鼠們學會了將聲音和呼氣聯繫在一起。他們利用先進的雙光子激發顯微鏡(advanced two-photon microscopy)和鈣離子影像記錄(functional calcium imaging),記錄了每個實驗過程中,動物海馬體中數千個神經元(一種腦細胞)活動,維持了很多天。

左中(speaker聲音播放)、右下(Air puff 橘色呼氣裝置)、右中(2-photon microscope,記錄著小鼠部分海馬體的成像)

為了理解他們收集的資訊,研究人員與計算神經科學家合作,開發强大的數學工具來分析大量的實驗數據。哥倫比亞紮克曼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計算神經科學家斯特凡諾·福西(Stefano Fusi)博士說:“若在15秒的間隙內會看到重複性持續不間斷的神經活動,這就表明海馬體正在將聲音和氣流聯系起來。但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活動。”

15秒間隔內記錄到的神經活動是稀疏的 (Tone 聲音)(Puff 呼氣)

只有小部分神經元看似隨機的被激發。這種散亂的活動與大腦其他學習和記憶時(如記電話號碼時)中顯示的連續活動明顯不同

哥倫比亞紮克曼研究所的洛松奇博士(Drs. Losonczy)和福西博士(Fusi)共同指導的第一作者詹姆斯普裏斯特利(James Priestley)博士說:“神經活動看似斷斷續續忽高忽低的,為了理解這些神經活動,我們必須改變分析數據的方法用於解析隨機活動訊號。”

研究人員最終在看似隨機模棱兩可找出了玄機,一種非常有效,似乎是神經元存儲資訊的管道。與其神經元之間不間斷的相互發動訊號,神經元貌似將神經元之間細胞(稱為突觸synapses)的訊號重新編碼(encoding)來節省能量而不是通過電流訊號將訊息發送出去。

神經元將連接的細胞訊號重新編碼以節省能量
而非通過電流將訊息發送出去。

新陳代謝角度來看,大腦持續保持活動不是儲存資訊最有效的管道

福西博士說:“大腦在這幾秒鐘內並沒有持續保持活動的狀態,因從新陳代謝(metabolically)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儲存資訊最有效的管道。大腦似乎有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建立兩件事的聯想,我們覺得這可能涉及到改變突觸的强度。”

艾哈邁德博士說:“雖然我們的研究最終沒辦法模擬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但它可用於模擬當患者感悟到兩個事件之間負面的關聯時,大腦裡發生的情形。”

 


Advertisement
13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30 Comments

  1. tonylin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6

    文章很棒

  2. 賴漢忠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6

    +1

  3. 正常人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8

    重大突破,加油!

  4. Deborah lin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8

    會有記憶體。

    • la luna li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1

      呵呵~太長了,先看別的新聞。

  5. Kao江鳥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8

    大腦還有很多待開發

    • selena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12

      +1

    • 風力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1:43

      +1

  6. 馮阿愷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29

    +1

  7. Shally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2

    複雜的大腦啊~

  8. 黃菜鳳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2

    溏風報讚

  9. 咬你喔是在哈囉逆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3

    ZZzz太深!!,還是防疫優先。

  10. 孩子王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3

    所以大家要多看溏風報!

  11. Helen Lee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3

    ……

  12. Chen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6

    大腦真的很精密喔!

  13. AndyChang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37

    長知識了,謝謝

    • Maymay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22

      +1

  14. 多多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48

    大腦是人體最複雜並充滿未知的地方!科學與醫學的發展!希望很快就能解開更多!

  15. 鳯凰城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48

    好專業的研究,佩服 !

  16. Aha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51

    大腦真的是神奇的東西,記憶是什麼?電流的傳遞應該只是刺激作用,細胞訊號編碼還是要有載體,否則訊號過去了也會沒了,那麼載體是什麼?腦細胞嗎?那麼每個腦細胞應該不一樣的結構.突觸嗎?人的記憶那麼多,那頭應該很大.
    當我們沒有去想時,記憶在哪裡?我們沒有買五元一個的雞蛋糕時,九九乘法表在哪裡?但我們買了七個雞蛋糕時,九九乘法表就出來了,它的保存方式不是電流,也不是訊號,是細胞的話,就要找到每個細胞不同的地方,還有一個可能的保存地方,但,那個地方已經不在現今的科學範圍了.

  17. 陳德和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55

    人類大腦不知能開發到什麼程度

  18. milkklim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0:57

    人腦的研究很多,有人有腦不用,像行屍走肉

    • 崔麗霞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9:04

      哈哈人的腦要用 開發再多也沒用如果人不用。現在很多不用腦+眼的人只用手+嘴。

  19. Tina tina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2

    溏風報有深度👍

  20. Alex Chen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2

    人腦是個尚未完全被了解的迷

  21. 直心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2

    人體的構造非常複雜和精緻,有些部份不是科學就可以實証的

  22. judy Savi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7

    謝謝風導的用心良苦,辛苦您了,加油加油,挺溏風報💜❤🧡💙💚💖💕💞

  23. 關雲長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7

    感謝報導對人類大腦有進一步的分析

  24. 曾月卿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8

    謝謝溏風報報導。

  25. 林北歡喜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09

    很棒的報導!

  26. 年輕世代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14

    大腦是簡配….

    • Iing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51

      大腦真的很複雜,有很多可以開發

  27. 悅兒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14

    大腦的相關研究相關腦科學家一直都還非常努力的解密中
    期待有更多好消息可以協助腦部有問題的患者找到解答!
    謝謝溏風報這篇有益的報導!

  28. Hope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17

    感恩,長知識了!謝謝您!

  29. 楊妮娜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20

    這篇好深奧啊😱

  30. U-li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23

    太難了!

  31. 小白姐姐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35

    有看沒有懂 我大腦海馬體的神經短路了! 但還是長知識了 謝謝

  32. 我不轉彎我不轉彎我不轉彎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39

    使用腦能力100%成為露西吧😍

  33. Candy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40

    太複雜了!
    戴尼提這本書有解答。人的心靈有2種,一個是分析式心靈(理性、分析),一個是反應式心靈。(刺激-反應)(非理性)。透過戴尼提的諮詢方法,一個人可以拿掉非理性的根本原因!

  34. 張玉秋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42

    腦神經是非常複雜的,還有待人類探索。

  35. Pauley Wang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51

    人的大腦太複雜了,等待科學家們開發。

  36. 天涼好箇秋

    2020 年 5 月 22 日 at 下午 11:54

    人腦真的很複雜

  37. 閒雲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01

    大腦真奇妙

  38. Flora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05

    很有趣的報導!人類大腦的複雜程度,經科學家長年的研究,仍無法完全解開!

  39. Abby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08

    長知識了

  40. 陳寶猜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12

    謝謝分享!

  41. 惠子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16

    大腦真是個複雜的傢伙!希望真能研究了解焦慮、恐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的心理.

  42. 鴻仔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22

    神經傳導方式真奇妙。

  43. 風華絕代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24

    人腦就是一個神祕又複雜的有機體。

  44. 惠珍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26

    如果針對大腦記憶形成的原因有所突破、會不會未來有可能人類失智症會有幫忙!

  45. 雨文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36

    再度感恩當作實驗的小老鼠,
    如果沒有你們,世界上許多研究都無法完成。
    人體構造太神奇了!每進步一些,都是值得開心的事。繼續加油!

  46. Jane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38

    很難預測吧,但希望有新的突破

  47. 曾久芳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42

    這則報導很棒。
    希望溏風報多增加科學與醫學新知。
    當然國際新聞也很重要。
    對於新創電子報,這樣的期盼,可能太貪心了點。

  48. ming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47

    腦神經系統運作是很複雜的!

  49. Ling Hui Lai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52

    複雜的大腦 單純的心!

  50. Joe Chang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5

    太奧妙了。

  51. Dephy Tsai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0

    一篇增廣見聞的報導,很不錯!

  52. eddyliu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7

    大腦是很精密的
    大家都想解密!

  53. CHUAN CHIH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26

    本人腦子不夠用,看不懂,但感謝風報中心的分享

  54. 大仁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51

    人類的腦是複雜的,韓市長的座右銘,簡單的心,複雜的腦!

  55. Daphne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2:10

    海馬體?🤔

  56. 小戴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3:16

    人類的大腦非常的奧妙期待有更多的科學家研究出更多更精確的數據

  57. 陳秀美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3:58

    15秒 我腦內的海馬體就把1.5個博士 3張畢業證書 1本黑皮book 番茄炒蛋 台灣frog 英文很菜 串聯再一起了

    • 惠子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13

      噗嗤!

  58. 藉月觀影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4:37

    長知識了

  59. 維妮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5:12

    非常複雜!

  60. weiweiyi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5:27

    高雄加油

  61. 蔣果宗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5:36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遇到好事,要隨喜、讚嘆、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62. 陳弗畔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5:53

    人腦潛力無窮,隨著不斷的研究開發希望能增進全體人類的生活。

  63. 健祥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6:17

    👍🏼

  64. 阿秋活蟹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6:23

    感謝溏風報每天能為我們腦洞大開,溏風報的每位工作人員們加油!

  65. 陳大方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6:24

    長知識了!

  66. Megan Q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6:24

    好艱深的人體大腦功能 科學家們還有一條很漫長的研究之路要走~~
    這也再再證明 上帝造人的複雜和偉大 不是我們人類那麼容易就能解開謎底的

  67. 小皇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03

    人類的腦真的是太神奇又奧秘啊!

  68. 野馬牛仔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03

    這層科研佈幔又重、又厚,揭開的技巧大家都還在摸索;所以有一點點的突破都是令人振奮的。雖然科研的理論未能在這次的實驗中證實,可是提供了新的線索。或許複雜的訊息處理已經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燒’成‘晶體’存儲在‘母板’中了,在既有的生命過程中已經‘學’會了如何迅速搜尋、計算、運用分散存儲的‘資料’,而能立即做出適當的反應。不適當、不對應的反應大概會造成另一個‘新晶體’,以備後續生命裡的運用。

  69. Avy Fang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30

    大腦是人體複雜的系統

    謝謝溏風報 風報中心 專題報導

  70. Camille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33

    感謝《溏風報》分享報導國外資訊,讓讀者們都能接收更多新穎有益知識。大力推薦優質的《溏風報》👍👍

  71. 郭彩霞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49

    面對生命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識?自觀……來引導,別一直由外在來牽引. 阿彌陀佛

  72. 克拉拉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7:50

    人類的腦子 就像一個小宇宙
    浩瀚無邊

  73. 小皇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17

    精神的複雜性,並非科學能全研究出的來啊!

  74. 順鎰(死裡復活)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23

    海馬體是學習和記憶的總部。 事件的發生與結果,會造成個體對此事件以後固定的”制約反應”。若要打破 更改 此制約反應,需費更大的力氣與時間。

  75. 桃園仔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33

    謝謝溏風報

  76. Fong Wu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37

    人類的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77. 月嬌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38

    科技的進步能腦的發達值得去發掘 加油

  78. 張兆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42

    大腦是個複雜的的器官,要好好應用,珍惜。

  79.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44

    加油

  80. 大摳呆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8:47

    有趣的研究,期盼有一天能夠找到關聯性,進而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醫治有所幫助。

  81. 無牽無掛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9:03

    知識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

  82. 樂like5388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9:19

    人類的結構真的還蠻深奧的

  83. 駱碧玉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9:21

    大腦是非常敏感的也是很脆弱的 怕受刺激如果你無法用心靈控制你的大腦你就會被你大腦周遭產生影響這太神奇了

  84. 慧芳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9:57

    大腦真的是很神奇的器官,但是也要保養,訓練才不會退化

  85. 王念痕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02

    人體的奧妙有待科醫學與科技結合研究報告,才能解析大腦🧠內的複雜功能,進而造福人群。

  86. 見潮信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08

    人的大腦從胚胎開始發育一直到死亡
    0到3歲是腦部建立連結最飛速發展期
    適度的刺激與引導可助腦部網路更發達
    人腦比電腦多了一個自動機制
    就是腦子久不使用會斷開連結
    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多動動腦
    因為人腦的精細是電腦無法取代的

  87. 斯帖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08

    所以 環境 文化 資訊與教育,對一個人的生命是有很大影響的。

  88. 釋迦冰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14

    科學新發現

  89. clear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26

    這是有利腦袋開發的實驗研究

  90. 天米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40

    學習了。

  91. Judy Wang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0:44

    複雜的腦…
    認識了記憶形成的奧秘,長知識了👍

  92. 伊蘋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26

    人類加油

  93. 張萬全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28

    大腦中的神經元,控制我們的記憶,運動,傳導,語言,

  94. King life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31

    好的正確 環境與教育,才會有好的人生。

  95. 孟馨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34

    這個專題有點深奧啊!再多看幾次好了~

  96. 捌伍壹柒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37

    大腦的開發很值得研究,從中看到無限的可能

  97. 兵臨城下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上午 11:44

    長知識了 謝謝

  98. sally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2:34

    👍

  99. 曾月卿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30

    長知識很好。

  100. winnie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37

    2016學佛後,才知佛說的法,竟是人類社會中所說的科學,小從人體(衆生源起),大到宇宙是怎樣的存在,佛都詳說過了,甚妙。

  101. LEO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2:12

    人類的大腦還須研究探討

  102. Anita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3:40

    奇妙的神經元和海馬體!

  103. may liu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4:31

    謝謝溏風報的報導,加油!

  104. liou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4:52

    從看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_明就仁波切,一位經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大腦造像與行為科學實驗室合作,證實透過憚修可以改變情緒,因書上提到佛經其實是科學不是玄學,基於好奇,成為大腦迷。
    國內學者洪蘭長期呼籲政府重視將大腦相關研究科學結果落實於教育,更致力翻譯相關知識及推廣大腦科普,它是新時代國力的關鍵。乍聽也許覺得誇張,但如果知道人類大腦因應生存環境演化下,男女大腦構造大不同,一致的教學方式會壓抑其中一方,對的教學模式事半功倍,人才貴於知識的掌握。
    關於海馬迴,有位中外揚名的悲劇患者亨利·莫萊森,因為意外患上癲癇,醫師在1953年切除了雙側內側顳葉、杏仁核以及海馬迴前部三分之二,2008年逝世後,大腦和愛因斯坦同,被保存下來。亨利一生促進了12000篇的論文發表,堪稱科學史上釐清海馬迴功能最佳貢獻者。海馬迴是長期記憶的前哨站,也是目前唯一被發現能再生神經元的腦區。
    洪蘭教授常駁斥大腦未開發這類言論,因為大腦和肌肉組織是一樣的,用進廢退,也就是怎麼訓練怎麼發達,而不是憑空長好等待使用。維持肌肉組織很燒熱量,大腦只佔人體重量2%,但能量消耗高達20%,撙節熱量是所有生物生存關鍵,怎麼可能憑先長好?想要靈活什麼就訓練什麼,舉例在大腦裏控制四肢,甚至是手指都有相對腦區,想要精進打網球,就在練習時加一點意識想一下姿態和球之間的關聯,藉由不斷練習強化神經元的髓鞘,神經訊息傳導的速度就會不斷加快。
    為什麼要用意識?舉例中風病人光做復健,手擡高擡低,不用意識它只是肢體的移動,頂多加強肌肉,但用意識的過程啟動了系列腦區取代原損壞神經元的功能,打比方,左腦(控制右邊肢體)中風患者無法使用筷子進餐,光復健手部擡上擡下,不如將左手綁住,給湯匙扒飯,因為吃事關生存,用意識在扒飯過程中不斷修正喚起其他神經元來支援,才是正辦,因為不是肢體受傷,而是腦部啦。
    推薦一位腦科學家中風用七年恢復,概述過程,也出版了本書:奇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PDyTx-o8

  105. 洪辰諭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5:22

    海馬體!

  106. 陳若水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5:38

    人體的奧妙!

  107. 丽古底家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6:08

    複雜的大腦,太深奧了理解不了😂😂😂

  108. 王茹蓓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7:28

    很棒的分享

  109. zola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8:29

    長知識了

  110. JZ Tseng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8:30

    神經元是很奇妙的組織,我想恐懼的陰影,都會帶來大腦的負面影響。

  111. 愛家的人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00

    人類的大腦是很神奇的,如果那裡長了一個壞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自認為聰明的人類也要痛苦久久!

  112. Sunny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02

    +1

  113. Jean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09

    天地間藏有太多未發現的宇宙密碼

  114. Fong Wu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20

    加油💪~

  115. Linda Shao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28

    腦神經科學
    還有許多待人研究
    值得深入

  116. 侯淑文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33

    人類的大腦結構很複雜,對於周遭的感知跟每個人的個性,也有相當的關係,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科學就是一直在追求人類未知的領域

  117. mey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9:48

    加油!

  118. 楊昕昕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0:47

    宇宙的奧妙深不可測,我們所不知道的事,不代表沒發生。

  119. 曾月卿

    2020 年 5 月 23 日 at 下午 11:13

    長知識了。

  120. Su

    2020 年 5 月 24 日 at 上午 1:18

    人體的構造是複雜的,微細的,難以理解。

  121. Ashley

    2020 年 5 月 25 日 at 上午 10:03

    長知識了~

  122. choon ong

    2020 年 5 月 27 日 at 上午 9:51

    大腦很複雜

  123. Tess

    2020 年 5 月 29 日 at 上午 11:42

    溏風報 讚!

Copyright © 溏風國際新創傳媒有限公司 │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電話:0977690913│ 唐風 創報於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