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桃園大祕寶+1!監院揪鄭文燦前市府工程「嚴重財政負擔」

監察院從審計部的報告發現,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任內,發包施工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等場域,不僅工程延宕多時,多次變更設計,追加工程經費高達5億2042萬餘元,且啟用以來收支短絀,110年度營運支出共新臺幣1,585萬元,收入僅10萬餘元,嚴重入不敷出,造成桃園市政府嚴重財務負擔。
臉書粉專「政客爽」16日在臉書貼文表示,以一句話懶人包總結:鄭文燦前市府追加預算5.2億蓋了四個會館、園區,工程平均延宕超過25個月,110年營運全年收入只有10萬多元。
政客爽指出,如果有關注過之前凌濤踢爆的桃園美術館的事件,一定對「減項發包」這個詞很熟悉,也就是說減掉很多相關的重要工程,金額少一點,讓整體預算更好過關,這樣就可以成為鄭文燦的政績。但問題是,後面仍然要追加預算來完工,所以這邊監察院調查報告話講得很重:「顯示桃園客家局自始評估規劃作業草率未盡周延,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財政負擔」。
政客爽質疑,這就是民進黨吹捧的五星級市長,看起來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空心的、沒辦法回本的,而且花了超級多桃園人的納稅錢,就為了給鄭文燦做面子。他更強調,「如果2024民進黨贏了,鄭文燦很有可能就是行政院長,這種人你敢給他當行政院長嗎?」

圖/翻攝自臉書粉專「政客爽」
Betty Li
2023 年 3 月 16 日 at 下午 11:21
要五毛,給一塊,不開玩笑
崔麗霞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上午 7:30
臉書粉專「政客爽」16日在臉書貼文表示,以一句話懶人包總結:鄭文燦前市府追加預算5.2億蓋了四個會館、園區,工程平均延宕超過25個月,110年營運全年收入只有10萬多元。顯示桃園客家局自始評估規劃作業草率未盡周延,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財政負擔。
政治桃園大祕寶+1!監院揪鄭文燦前市府工程「嚴重財政負擔」Published 9 小時 ago on 2023 年 3 月 16 日By 溏風報記者 / 黃忠圖/資料照
監察院從審計部的報告發現,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任內,發包施工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等場域,不僅工程延宕多時,多次變更設計,追加工程經費高達5億2042萬餘元,且啟用以來收支短絀,110年度營運支出共新臺幣1,585萬元,收入僅10萬餘元,嚴重入不敷出,造成桃園市政府嚴重財務負擔。
臉書粉專「政客爽」16日在臉書貼文表示,以一句話懶人包總結:鄭文燦前市府追加預算5.2億蓋了四個會館、園區,工程平均延宕超過25個月,110年營運全年收入只有10萬多元。
政客爽指出,如果有關注過之前凌濤踢爆的桃園美術館的事件,一定對「減項發包」這個詞很熟悉,也就是說減掉很多相關的重要工程,金額少一點,讓整體預算更好過關,這樣就可以成為鄭文燦的政績。但問題是,後面仍然要追加預算來完工,所以這邊監察院調查報告話講得很重:「顯示桃園客家局自始評估規劃作業草率未盡周延,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財政負擔」。
政客爽質疑,這就是民進黨吹捧的五星級市長,看起來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空心的、沒辦法回本的,而且花了超級多桃園人的納稅錢,就為了給鄭文燦做面子。
蚊子館一堆。
Joy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上午 11:15
往事只能回味。看來那個在台大讀書時有理想的鄭文燦已成追憶。跟整個民進黨一樣,那個清廉愛鄉土的民進黨已經是一個回憶,不是現在進行式。那怕賴清德真的當上總統,他可能清廉,但他周邊的人回不去清廉,有用嗎?
李祖寶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上午 11:59
不會做事 只會搞破壞的民進黨 絕對不能成為執政黨 經歷了蔡英文政權的倒行逆施禍國殃民 證明民進黨實在太爛了 根本不配當執政黨
陳淑文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12:22
2024讓冥進黨這些貪官污吏下台當平民好沈澱檢討自己的過往~阿是說缺良心缺腦懂得自省知道自己錯在那裡嗎~難喔~
LTC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1:16
不僅工程延宕多時,多次變更設計,追加工程經費高達5億2042萬餘元,且啟用以來收支短絀,110年度營運支出共新臺幣1,585萬元,收入僅10萬餘元,嚴重入不敷出,造成桃園市政府嚴重財務負擔….變相A錢的手法!
蝴蝶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4:19
塔綠班就是這種德性
侯淑文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8:58
亂灑錢的後果,讓桃園人承擔
林文廷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9:16
臉書粉專「政客爽」16日在臉書貼文表示,以一句話懶人包總結:「鄭文燦前市府追加預算5.2億蓋了四個會館、園區,工程平均延宕超過25個月,110年營運全年收入只有10萬多元。」😱😱😱😱😱
Su
2023 年 3 月 17 日 at 下午 9:28
監察院???
菜巫妖的 西廠,為何要打 鄭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