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國和印度相依為命 僅從科技業來觀察

自2020年5月5日以來,中印兩國部隊據稱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指中國和印度當前實際控制地區的分界線)出現侵略性行動、對峙和小衝突並造成了雙方的人員傷亡。事發地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班公錯及日喀則市的乃堆拉山口。另外,阿克賽欽西部實際控制線附近也出現了對峙,其中大多數人聚集在加勒萬河谷,中方反對印度在此地方修築公路。儘管衝突不斷升溫,印度和中國雙方堅持有足夠的雙方機制循外交途徑解決局勢。
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過去十年裏,中印互望成為了新興的技術強國,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已投資數十億美元到印度最大的初創公司,且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印度市場稱霸,印度也成為中國TikTok應用程式下載最多的區域。
然而現在中印兩國的爭端威脅到了以上的關係。日復一日印度的反華情緒,使得印度國人呼籲抵制中國的產品和服務,而印度的國外投資新規定可能限制了中國利用印度互聯網賺錢的能力。
深遠的關係
印度外交政策智庫Gateway House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把自己在印度科技領域樹立了重要地位。中國因無法說服印度簽署“一帶一路” 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中國把目標轉向印度科技領域,灌入印度市場小米(Xiaomi)和Oppo等廉價智能手機品牌的,同時投資大量印度初創企業。
Gateway House估計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向印度科技初創企業投入約40億美元。阿裡巴巴投資了印度電子商務公司Snapdeal、數位錢包 Paytm和送餐平台Zomato。騰訊則投資印度通訊公司Hike 和代駕應用程序Ola。Gateway House發現,印度30家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中國投資者參與其中。而華為仍在幫助建設印度的5G網絡。
中國希望主導這互聯網市場(印度)。”
Gateway House智庫研究員,阿米特·班達裏(Amit Bhandari)
中國其中一個目標也是要讓印度也成為全球科技主導的力量。
兩國都獲得實質性的利益,
我不認為任何一方在這段關係中處於劣勢。”
ASG集團南亞區首長蘇坎蒂•戈什(Sukanti Ghosh)
但2020年初期,印度表示正採取措施遏制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今年4月印度政府宣佈,外商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的屬國若與印度擁有共同邊境,則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分析人士說新規定定得很模糊。班達裏說例如社交媒體平臺的投資,因存在很多攸關資料存取和個人資料隱私的疑慮,因此可能會受到更嚴謹的審查。印度政府表示這些規定,旨在抵禦因Covid-19疫情受影響的印度企業,趁機被收購。 印度似乎就在講中國的企業。據班達裏說,印度主要競爭對手巴基斯坦一般不會在印度投資,與印度與其他邊境國家,也鮮少進行大規模的投資。
班達裏說,緊縮外商直接投資規定意指向中國企業發出提醒,它們雖可繼續向印度出口軟硬體,但它們將無法主宰或壟斷印度互聯網生態系統。最初對政府緊縮外商直接投資政策引起印度科技部一些人士的疑慮,隨後中印軍隊5月爆發跨境衝突造成部隊的傷亡。
重新定位中國的影響力
《環球時報 Global Times》批評印度最近數百萬人下載一款名為“删除中國app”的應用程式,幫助用戶從智能手機中删除中國軟體。谷歌6月初以違反條款為由,將其從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中勒令下架。

删除中國app(Remove China apps)
若印度允許民族主義蔓延到科技領域,
它肯定會反過來損害自己的利益。”
《環球時報 Global Times》
今年3月布魯金斯學會印度總部(Brookings India)發表的一份報告稱,中國企業在印度正尋求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中國現時與計畫對印度的投資總額為至少260億美元以上。印度從重型機械、各種電信和電力設備,到活性藥物成分,都依賴中國。”
根據印度商務部(India’s 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數據,2018-2019財政年度,中印貿易額超過870億美元,而當年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中國對印度的出口遠高於對印度的進口。”
FDI的規定並不是封鎖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而是“將中國的投資轉向對印度更大用處的領域,如實體的製造業設備及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布魯金斯,阿南特·克裏希南(Ananth Krishnan)
與中國一刀兩斷 印度也會遍體鱗傷
印度成為中國手機企業最大的海外市場,是過去五年中印關係最重要的發展之一。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已在印度建立了工廠及創造了就業機會。
去年市場研究公司IDC資料顯示,印度五大暢銷智能手機製造商中有四家是中國人:Xiaomi, Vivo, Oppo和Realme。
2019年這些中國頂級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的銷售額總計超過160億美元。這些智能手機製造商在印度都有生產線,小米在印度銷售的95%的手機,是本土製造的。中國企業這樣可以避免高額進口稅,同時呼籲莫迪總理的“印度製造”的計畫。
重點整理:
- 中印的爭端威脅使印度國人抵制中國產品服務
- 印度國外投資新規定限制中國在印度互聯的盈利
- 抵禦因Covid-19受影響的企業趁機被收購
- 主要將中國投資轉向對印度更大用處的領域
- 中國科技公司投資十億美元到印度初創公司
- 電子商務Snapdeal
- 數位錢包 Paytm
- 送餐平台Zomato
- 通訊公司Hike
- 代駕應用程序Ola
- 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印度稱霸
- 銷售額超過160億美元
- 印度95%的小米手機是本土製造的
- 印度為中國TikTok應用程式下載最多的區域
- 印度重型機械、電信電力設備、活性藥物成分依賴中國
Helen Lee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2
…………..
洪辰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57
感謝溏風報真實新聞內容!
Ali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0:36
+1
正常人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3
互相合作
洪辰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58
感謝溏風報真實新聞內容!
li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4:54
+1
黃菜鳳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5
溏風報讚
洪辰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59
感謝溏風報真實新聞內容!
Bey-bey L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9
地球村,何時能實現?
健祥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0
太強大了 中國
張玉秋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4
世界地球村,經濟也是息息相關,很難切割。
庶民百姓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23
美國早就計劃性的培值印度來對抗大陸,中印關係可想而知!
bsb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32
遠親與近鄰各有所求~國與國的與惡的距離..
Dephy Tsa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53
祈禱世界安全,人人平安。
惠珍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56
政治凌駕經濟、最後一定兩敗俱傷!
Mayma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43
是的
may liu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38
+1
Daphne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57
唯有中國強大中華民族強大中華民國才有機會
Chad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59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已然到達無法忽視其存在的地位,尋求合作,才能保持和平關係。
caroli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3:25
一旦交火,兩敗俱傷
車力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3:25
不僅是印度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對於外國的投資 都要謹慎的控制 不應過度的依賴. 台灣這種小國更是如此 蔡在執政前是否有這樣的論調? 執政四年以後做得如何 講都不敢講. 817認可 讓他說一套做一套 無奈把台灣的未來一併賠進去
Mega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3:28
全世界都在抗中?
彭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4:15
所以印度人過河拆橋
翁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4:51
和平相處
藉月觀影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5:15
彼此互相影響
莎莎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6:14
人類模式的森林守則 複雜得多。
Pauley Wa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6:44
印度真的能甩掉中國嗎?
小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6:44
真是爭執不下
斯帖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6:57
真的是 經濟 科技可左右一個國家啊!
Chen moo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12
國力弱,就要受制強國,大陸主打科技戰,人民現在依賴手機強度難以估計,從手機軟體控制,大量又價廉好用,從這個角度看,低中階的科技兩國互相依存,在台灣還不是很多使用大陸的手機品牌
陳德和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18
印度其實很強勝,只是沒想到照顧百姓
vil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27
我個人淺見;投資、建設、買賣倆相情願;不要太機關算盡!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還是天上、上天!♥♥祝世人平安!
向前行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45
中印兩國合作,將來才能抵禦歐美,這是未來必走的路!
小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46
龍爭虎鬥了
Tina tin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53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考驗領導者的智慧。
馮阿愷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7:55
+1
咬你喔是在哈囉逆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00
…..
LO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29
和為貴
Linda Shao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31
中印二大國
像大象 犀牛
最好和平相處
me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35
希望和平共創雙贏!
AndyCha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50
中印本來就是關係深遠,和平相處才能互贏
洪辰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8:57
感謝溏風報真實新聞內容!
于瑜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01
看一下國際新聞也不錯
芬芬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01
期盼世界和平
Cheng am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09
互相合作,才可達到雙贏。
謝月松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09
中國強大
胖胖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18
和平互惠原則,一昧的仇中對台灣真的好嗎?
崔麗霞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32
國與國之間似乎無法和平共存相戶合作 看來地球村這名詞終就只是名詞而已。
感謝溏風報報導。
其他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42
中國有共產黨在,鄰國沒人敢放鬆。
蝌蚪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51
人性在需要時合作,在競爭時搶奪!
呂美賢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59
印度自己的國家意識抬頭了,那當然會損及到雙方的合作關係,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吧?!
風華絕代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9:59
希望是大國的良性競爭。
mi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08
善加處理為上策!
朱宏恕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34
在上位者心中若時時以人民為主,應該會少很多紛爭
Funnie Che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41
加油!
惠子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49
我是很懷疑哪個國家能完全抵制自己無傷!
Ashle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53
印度肯定受到英美的影響,要不然為何不抵制英美產品呢?他們的輸入更多不是嘛?列強只想聯手扼殺中國的崛起。
monnie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55
印度的經濟政治方面
都比較少留意
只會從印度的電影中
了解點點社會狀況
我奇怪為何好像都停留在
久遠的歷史點
或許我是孤陋寡聞
我真的看不到這個國家進步的一面
就恆河的文化一樣
應要作出有關衛生的改善
晴空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0:58
未來科技的雙巨人
理應互相合作啊
林文廷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03
中國經濟無所不在🧐🧐🧐
曾久芳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06
中印兩國領土接壤,關係緜密,真要一刀切,往往是殺敵一千,自傷ハ百。
不可不慎啊!
賴子右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14
合平相處,不是更好
駱碧玉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22
中國需要印度兩個都要互惠印度人口比例與中國不相上下所以要互相依賴 才能創造經濟奇蹟
Xuan Xua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23
印度製造?根本複製貼上美國政治語言.
雨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32
中印互利才能雙贏
美國的那一套,千萬別中計!
曾月卿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35
命運共同體,要互助。
王Piece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上午 11:48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Abb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2:14
和平才是唯一的路
維妮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2:02
還是趕快和好吧!
小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2:09
將會是很深遠的關係啊!
Nonie yeh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2:40
嗯,蠶食鯨吞的感覺。
羊咩咩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2:59
中印的爭端威脅使印度國人抵制中國產品服務.台灣反共的人這麼多,用小米的人還不是這麼多,抵制的了嗎?
野馬牛仔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5
印度的實體經濟不容忽視,但是社會階層太多,官僚體系窒礙難行,人人為生存不擇手段。
待之以禮,對應以直,或許可以和平相處。
小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7
人口最多,競爭會更激烈
wishweek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25
以人口與面積而言,全世界只有中印兩國可以相互借鏡成功的政策。中印兩國如果發生核戰爭,意味著全世界40%的人口,立刻即陷入戰亂。死傷人數將會難以想像的恐怖。
仲景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31
我覺得中國需要印度的市場,印度需要中國的幫助。
Juli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36
印度人口快14億與大陸接近,但印度的經濟大約只有大陸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大陸遠遠超過印度,印度不能靠美國,美國心力交瘁無能為力啊!
陳弗畔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44
中印兩國領土那麼廣袤,卻為了邊界蕞爾之地緇珠必計,互不相讓,挑起仇恨與對立?各退一步不就沒事了?
Ling Hui La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2:24
希望世界是真真實實的地球村!
YC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2:45
了解,謝謝溏風報
Avy Fa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2:46
即使印度不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
「中國品牌 印度製造」
依然在印度有強力的市場
中國時代來臨 無庸置疑!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經濟市場
菜陰文政府 煽動仇中
就是帶領人民走向窮困之路!
ME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2:57
遠親不如近鄰
也可用在中印經貿上了
克拉拉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05
考驗領導人的智慧了
小戴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20
和平沒有輸家,戰爭沒有贏家。
Rachel Lu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20
各取所需
sall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23
印度,也是親美那一掛的
侯淑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24
在經濟互惠、外交衝突下,怎樣和平共處各取所需,才是國家最大的勝利
簡林灶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28
己拆夥了!
weiweiy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31
中國經濟活絡,全球才能有更好的經濟輸入,經濟大蕭條時代來了
Po Je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3:52
和平相處
我不轉彎我不轉彎我不轉彎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4:14
印度……廢種姓先啊🙄
Flor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4:24
中印經濟往來已是唇齒相依,互利互惠的狀況,政府往往是狀況外的!
芸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4:41
互相合作
123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4:50
希望不要戰爭
希望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4:51
唯有團結才能造就利益最大化!
明月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05
世界大同,何時現
林秀樺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05
和平相處互助合作。
張兆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07
疫情可能會復發,出門在外口罩要帶。
Ah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10
中共當局因文化大革命及共產主義,被世界上部份有心人,抺黑中國這個招牌,中共當局應當思考如何改變國際觀感,例如,改變人民以金錢掛帥的觀念,讓社會責任抬頭,對笑貧不笑娼的情況予以打壓,以非法,不誠實,黑心謀得利益的人,花最大的精力去破獲和嚴懲,政府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就是讓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要說善惡很難界定這種鄉愿的說法.
其實,中共禍害的是中共管轄的境內,對外,不像世界上其他國家,到處侵略,像和越南,印度的戰爭,也是這些國家意圖破意上百年的疆界,主張幾佰年不在該國管轄,且未提出議異的土地為其領土.中共雖然對人民有害,但其實對國際是友善的,但對同胞有害,就要反對他.
月嬌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10
與世界接軌不能各做各的還是要一起努力!
CHUAN CHIH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14
中國現在成為各國內部紛亂的遮羞布
MW 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16
謝謝這則報導,
讓我們把視野從島內拉向國際!
國與國之間,既合作又競爭,
關係錯綜複雜,無法完全敵對切割!
楊昕昕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25
唇齒相依到反目成仇,令人不勝唏噓。
Jean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5:44
合作才能互助
悅兒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15
在世界地球村的概念下,科技已然是各國的通行證~
要切割應該是不大可能的事情!重新思考科技統治的甚麼呢???
捌伍壹柒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20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合作代替對立,對兩國才有幫助
CL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27
全球經濟息息相關
Judy Wa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36
中印兩國唇齒相依,一旦開火兩敗俱傷。
呂秋玲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40
武力比不上人家,科技又被全面壟斷,不擔憂才怪!
天馨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6:48
國家強大,才是根之本!
Iing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10
全球經濟互相影響
小藍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31
👍👍👍
Anit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37
感謝溏風報多元報導!
小皇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42
5G時代來了
直心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57
共好共贏才是上策
美女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7:59
印度有10幾億人口生活條件在貧窮線之下,這樣的國家不追求人民生活的改善,而硬要追逐大國夢幻實在很不智。
Angelach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8:03
與中國一刀兩斷, 要堅持喔
秀蘭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8:05
謝謝溏風報,真實報導,
Fong Wu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8:23
好難理解!
HC TSAI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8:46
2019年這些中國頂級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的銷售額總計超過160億美元。以和為貴吧!!
Am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8:57
…………
milkklim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01
報導多元,很棒
Melod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01
感謝溏風報報導
sunny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19
+1
君莫笑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33
感謝溏風報報導
孤獨戀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34
感謝溏風報報導
liou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37
現在政權有危機的都只能靠仇中?不顧片面決斷後人民影響有多大,萬惡的政客,可憐的人民。
ale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46
唯有和平相處互利互祝良性競爭為上策
T-S. H.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51
也可以講講我們與印度有什麼互動.
selena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9:57
彼此互相影響,加油啊!
圓鋸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25
亞洲曾經是世界文明顛峰。
但在西方殖民文明興起後,亞洲諸國都先後在當西方列強的棋子,受操控而打起代理人戰爭。
亞洲國家為什麼不能相互扶持,重返光榮?
說到底,亞洲的問題在中國。因為共產專制,鄰國無不膽顫心驚,防不勝防。
本來中國可以扮演亞洲民主先鋒的角色,帶領亞洲一起復興。
這一切都被共產黨毀了。共產黨不除,亞洲復興困難重重。
elanyeh62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33
+
鳯凰城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37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青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44
合作比戰爭好,加油!
張兆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45
改革
閒雲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0:57
戰爭只會害慘人民
趙子龍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1:14
只有台灣人自已一國
阿泉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1:14
中印兩國和者兩利 分者兩害 希望印度政府不要誤判形勢
Kandy Liu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1:27
禍福相依
邱美芬
2020 年 7 月 9 日 at 下午 11:53
希望大家和平共處
Juan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2:09
合者互利,分者互傷。
熊櫻娥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2:29
一個國家被他國當棋子真的很可悲
天涼好箇秋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02
意識形態扼殺經濟的發展
eddyliu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04
人多就有市場
Obama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16
相互合作、共存共榮
Grace Lin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3:05
以和為貴,共創雙贏!
小皇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6:56
和平共處才會長存
家妮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8:09
零星衝突 不會損傷兩國利益合作關係
慧芳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9:12
中國的野心,遍滿天下!
允季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9:43
切割中國,各國都輕重傷。
Su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0:05
印度雖然仰賴中國的科技,但是民間反中的情緒是存在的。
陳秋敏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上午 10:56
謝謝溏風報
曾月卿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12:30
感謝報導。
伊蘋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2:32
世界村的這個世代 國與國之間的依存度 哪是說斷就斷得了的
小皇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5:47
人類應多多行善
王麗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9:40
😈😈 印度這個年代悠遠的國家,貧病之陳疾竟百年無法解,或該多學學中国,在各方面都急起直追,能文能武,能照顧百姓。
小皇
2020 年 7 月 10 日 at 下午 10:25
資金龐大啊!
小皇
2020 年 7 月 11 日 at 上午 9:46
多變的世局
liou
2020 年 7 月 11 日 at 上午 10:25
回首韓市長喊出台灣要當塞子, 不要當棋子, 它引起了中國大陸和美國的警戒, 它們都不想台灣進步, 它們都希望繼續利用台灣一個想統一台灣, 一個想制衡中國, 於是它們幫菜當選。
台灣人對大陸共產不透明的政治操控噁心,菜正在讓我們逐漸習慣。
中國對世界當然是有野心的,全世界的仇中正流行,每個實行所謂民主制度有選舉制度的都正靠著噁心大陸來賺取政治利益,最可憐的是乖乖繳稅守法的人民。
阿榮
2020 年 7 月 11 日 at 上午 11:26
支持
曾月卿
2020 年 7 月 12 日 at 上午 12:14
兩國互相依靠。
E Tsui
2020 年 7 月 12 日 at 下午 1:26
印度境內疫情嚴重,只能將矛盾轉到境外才能舒緩國內民怨
林坤賞
2020 年 7 月 12 日 at 下午 11:14
溏風報加油
Helen Lee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2:18
……………
顏顏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2:19
加油!
Susan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2:34
互相合作,才是重要的!
HC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2:38
國際現實,請覺青醒醒吧!
小白姐姐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4:59
若印度允許民族主義蔓延到科技領域,
它肯定會反過來損害自己的利益。
翁素麗
2020 年 7 月 13 日 at 下午 8:49
全破奄奄一息
choon ong
2020 年 7 月 19 日 at 上午 11:36
感謝溏風報報導
Scp
2020 年 7 月 20 日 at 上午 8:50
謝謝報導!辛苦你們了!!加油!!!
蔣湘梅
2020 年 7 月 26 日 at 下午 10:10
不要被邪惡美國人分化
洪辰諭
2020 年 8 月 20 日 at 下午 11:01
感謝溏風報真實反映民意!
伊蘋
2020 年 10 月 14 日 at 下午 6:58
21世紀乃中國人的世紀 中國一定強
Candy
2021 年 3 月 2 日 at 下午 7:40
感謝溏風報真實新聞內容!